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二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報恩品第二之上
善男子等。
唯。一佛寶具三種身。
一自性身。
二受用身。
三變化身。
第一佛身有大斷德。
二空所顯。一切諸佛悉皆平等。
第二佛身有大智德。
真常無漏。一切諸佛悉皆同意。
第三佛身有大恩德。
定通變現。一切諸佛悉皆同事。
善男子。
其自性身。無始無終。
離一切相。絕諸戲論。
周圓無際。凝然常住。
其受用身有二種相。
一自受用。
二他受用。
自受用身。
三僧祇劫所修萬行。
利益安樂諸眾生已。十地滿心。
運身直往色究竟天。
出過三界淨妙國土。
坐無數量大寶蓮華。
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後圍遶。
以無垢繒繫於頂上。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如是名為後報利益。
爾時菩薩入金剛定。
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妙果。名現報利益。
是真報身。有始無終。
壽命劫數。無有限量。
初成正覺。窮未來際。
諸根相好。徧周法界。
四智圓滿。是真報身受用法樂。
一。大圓鏡智。
轉異熟識得此智慧。
如大圓鏡現諸色像。
如是如來鏡智之中。
能現眾生諸善惡業。
以是因緣。
此智名為大圓鏡智。
依大悲故恒緣眾生。
依大智故常如法性。
雙觀真俗無有間斷。
常能執持無漏根身。
一切功德為所依止。
二。平等性智。
轉我見識得此智慧。
是以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
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三。妙觀察智。
轉分別識得此智慧。
能觀諸法自相共相。
於眾會前說諸妙法。
能令眾生得不退轉。
以是名為妙觀察智。
四。成所作智。
轉五種識得此智慧。
能現一切種種化身。
令諸眾生成熟善業。
以是因緣。名為成所作智。
如是四智而為上首。
具足八萬四千智門。
如是一切諸功德法。
名為如來自受用身。
諸善男子。
二者如來他受用身。
具足八萬四千相好。
居真淨土說一乘法。
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
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
現於十種他受用身。
第一佛身。坐百葉蓮華。
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
菩薩悟已。
起大神通變化。
滿於百佛世界。
利益安樂無數眾生。
第二佛身。坐千葉蓮華。
為二地菩薩說千法明門。
菩薩悟已。
起大神通變化。
滿於千佛世界。
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第三佛身。坐萬葉蓮華。
為三地菩薩說萬法明門。
菩薩悟已。
起大神通變化。
滿於萬佛國土。
利益安樂無數眾生。
如是如來漸漸增長。
乃至十地他受用身。
坐不可說妙寶蓮華。
為十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
菩薩悟已。
起大神通變化。
滿於不可說佛微妙國土。
利益安樂。
不可宣說不可宣說。
無量無邊種類眾生。
如是十身。
皆坐七寶菩提樹王。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善男子。
一一華葉。
各各為一三千世界。
各有百億妙高山王。
及四大洲日月星辰。
三界諸天無不具足。
一一葉上諸贍部洲。
有金剛座菩提樹王。
其百千萬至不可說。大小化佛。
各於樹下破魔軍已。一時證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大小諸化佛身。
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為諸資糧及四善根。
諸菩薩等二乘凡夫。
隨宜為說三乘妙法。
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1
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2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3
為餘眾生。說人天教。
令得人天安樂妙果。4
諸如是等大小化佛。
皆悉名為佛變化身。
善男子。
如是二種應化身佛。
雖現滅度。
而此佛身相續常住。
諸善男子。
如一佛寶有如是等。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利樂眾生廣大恩德。
以是因緣名為如來1應2正徧知3。
明行圓滿4善逝5世間解無上士6。
調御丈夫7天人師8佛9世尊10。
善男子。
一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
二者。無上有大恩德。
三者。無足二足及以多足眾生中尊。
四者。極難值遇如優曇華。
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
六者。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
具如是等六種功德。
常能利樂一切眾生。
是名佛寶不思議恩。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第二之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