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2-d1 1478~169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第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1478 復次。大慧。如來以二種神力建立。
1479 菩薩摩訶薩。頂禮諸佛。聽受問義。
1480 云何二種神力建立。謂三昧正受。為
1481 現一切身面言說神力及手灌頂神力。
1482 大慧。
1483 菩薩摩訶薩初菩薩地。住佛神力。所
1484 謂入菩薩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
1485 。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
1486 一切身面言說。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
1487 及餘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薩摩訶薩。
1488 大慧。
1489 是名初菩薩地。菩薩摩訶薩得菩薩三
1490 昧正受神力。於百千劫積習善根之所
1491 成就。
1492 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通達究竟。
1493 至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坐大
1494 蓮華寶師子座。同類菩薩摩訶薩眷屬
1495 圍繞。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如黃金薝
1496 蔔日月光明。諸最勝子從十方來。就
1497 大蓮華宮殿坐上而灌其頂。譬如自在
1498 轉輪聖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是名
1499 菩薩手灌頂神力。
1500 大慧。
1501 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神力。若菩薩摩
1502 訶薩住二種神力。面見諸佛如來。若
1503 不如是。則不能見。
1504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凡所分別。
1505 三昧。神足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
1506 如來二種神力。
1507 大慧。
1508 若菩薩摩訶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
1509 一切凡夫亦應能說。所以者何。謂不
1510 住神力故。
1511 大慧。
1512 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墎。宮殿。
1513 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樂
1514 之聲。何況有心者。聾。盲。瘖。啞
1515 無量眾苦。皆得解脫。如來有如是等
1516 無量神力。利安眾生。
1517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
1518 。如來。應供。等正覺。菩薩摩訶薩
1519 住三昧正受時及勝進地灌頂時。加其
1520 神力。
1521 佛告大慧。為離魔業煩惱故。及不墮
1522 聲聞地禪故。為得如來自覺地故。及
1523 增進所得法故。是故如來。應供。等
1524 正覺。咸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訶薩。
1525 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則墮外道惡見妄
1526 想及諸聲聞。眾魔希望。不得阿耨多
1527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諸佛如來咸
1528 以神力攝受諸菩薩摩訶薩。
1529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1530 神力人中尊。大願悉清淨。
1531 三摩提灌頂。初地及十地。
1532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
1533 尊。佛說緣起。即是說因緣。不自說
1534 道。世尊。外道亦說因緣。謂勝。自
1535 在。時。微塵生。如是諸性生。
1536 然世尊所謂因緣生諸性言說。有間悉
1537 檀。無間悉檀。
1538 世尊。
1539 外道亦說。有無有生。世尊亦說。無
1540 有生。生已滅。如世尊所說。無明緣
1541 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無因說。非
1542 有因說。世尊建立作如是說。此有故
1543 彼有。非建立漸生。觀外道說勝。非
1544 如來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說因
1545 。不從緣生。而有所生。世尊說。觀
1546 因有事。觀事有因。如是因緣雜亂。
1547 如是展轉無窮。
1548 佛告大慧。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
1549 。此有故彼有者。攝所攝非性。覺自
1550 心現量。
1551 大慧。
1552 若攝所攝計著。不覺自心現量。外境
1553 界性非性。彼有如是過。非我說緣起
1554 。我常說言。因緣和合而生諸法。非
1555 無因生。
1556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
1557 有一切性耶。世尊。若無性者。言說
1558 不生。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1559 佛告大慧。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龜
1560 毛等。世間現言說。
1561 大慧。
1562 非性非非性。但言說耳。如汝所說。
1563 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論則壞。
1564 大慧。
1565 非一切剎土有言說。言說者。是作耳
1566 。或有佛剎瞻視顯法。或有作相。或
1567 有揚眉。或有動睛。或笑。或欠。或
1568 謦欬。或念剎土。或動搖。
(欬音慨)
1569 大慧。
1570 如瞻視及香積世界。普賢如來國土但
1571 以瞻視。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及殊勝
1572 三昧。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1573 大慧。
1574 見此世界蚊蚋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
1575 說而各辦事。
1576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1577 如虛空兔角。及與槃大子。
1578 無而有言說。如是性妄想。
1579 因緣和合法。凡愚起妄想。
1580 不能如實知。輪迴三有宅。
***
1581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
1582 尊。常聲者。何事說。
1583 佛告大慧。為惑亂。以彼惑亂。諸聖
1584 亦現。而非顛倒。
1585 大慧。
1586 如春時燄。火輪。垂髮。犍闥婆城。
1587 幻。夢。鏡像。世間顛倒。非明智也
1588 。然非不現。
1589 大慧。
1590 彼惑亂者。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
1591 。所以者何。謂離性非性故。
1592 大慧。
1593 云何離性非性惑亂。謂一切愚夫種種
1594 境界故。如彼恒河。餓鬼見不見故。
1595 無惑亂性。於餘現故。非無性。如是
1596 惑亂。諸聖離顛倒不顛倒。是故惑亂
1597 常。謂相相不壞故。
1598 大慧。
1599 非惑亂種種相。妄想相壞。是故惑亂
1600 常。
1601 大慧。
1602 云何惑亂真實。若復因緣。諸聖於此
1603 惑亂。不起顛倒覺。非不顛倒覺。
1604 大慧。
1605 除諸聖。於此惑亂有少分想。非聖智
1606 事相。
1607 大慧。
1608 凡有者。愚夫妄說。非聖言說。
1609 彼惑亂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種種性
1610 。謂聖種性及愚夫種性。
1611 聖種性者。三種分別。謂聲聞乘。緣
1612 覺乘。佛乘。
1613 云何愚夫妄想起聲聞乘種性。謂自共
1614 相計著。起聲聞乘種性。是名妄想起
1615 聲聞乘種性。
1616 大慧。
1617 即彼惑亂妄想起緣覺乘種性。謂即彼
1618 惑亂自共相。不親計著。起緣覺乘種
1619 性。
1620 云何智者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謂覺
1621 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
1622 乘種性。是名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
1623 又種種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種性
1624 。彼非有事。非無事。是名種性義。
1625 大慧。
1626 即彼惑亂不妄想。諸聖心意意識過習
1627 氣自性法轉變性。是名為如。是故說
1628 如離心。我說此句顯示離想。即說離
1629 一切想。
1630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亂為有為無。
1631 佛告大慧。如幻。無計著相。若惑亂
1632 有計著相者。計著性不可滅。緣起應
1633 如外道說因緣生法。
1634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亂如幻者。
1635 復當與餘惑作因。
1636 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過故。
1637 大慧。幻不起過。無有妄想。
1638 大慧。
1639 幻者。從他明處生。非自妄想過習氣
1640 處生。是故不起過。
1641 大慧。
1642 此是愚夫心惑計著。非聖賢也。
1643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1644 聖不見惑亂。中間亦無實。
1645 中間若真實。惑亂即真實。
1646 捨離一切惑。若有相生者。
1647 是亦為惑亂。不淨猶如翳。
1648 復次。大慧。非幻。無有相似。見一
1649 切法如幻。
1650 大慧白佛言。世尊。為種種幻相計著
1651 。言一切法如幻。為異相計著。若種
1652 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性如幻者。
1653 世尊。
1654 有性不如幻者。所以者何。謂色種種
1655 相非因。
1656 世尊。無有因色種種相現如幻。
1657 世尊。
1658 是故無種種幻相計著。相似性如幻。
1659 佛告大慧。非種種幻相計著相似。一
1660 切法如幻。
1661 大慧。然不實一切法。速滅如電。是
1662 則如幻。
1663 大慧。
1664 譬如電光。剎那頃現。現已即滅。非
1665 愚夫現。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
1666 。觀察無性。非現色相計著。
1667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1668 非幻無有譬。說法性如幻。
1669 不實速如電。是故說如幻。
1670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1671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
1672 相違耶。說無生性如幻。
1673 佛告大慧。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後
1674 相違過。所以者何。謂生無生。覺自
1675 心現量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
1676 大慧。
1677 非我前後說相違過。然壞外道因生故
1678 。我說一切性無生。
1679 大慧。
1680 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非自妄想
1681 種種計著緣。
1682 大慧。
1683 我非有無有生。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
1684 大慧。
1685 說性者。為攝受生死故。壞無見斷見
1686 故。為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
1687 以聲性說攝受生死。
1688 大慧。
1689 說幻性自性相。為離性自性相故。墮
1690 愚夫惡見相希望。不知自心現量。壞
1691 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說幻夢自
1692 性相一切法。不令愚夫惡見希望。計
1693 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
1694 論。
1695 大慧。
1696 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謂超自心現量。
1697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1698 無生作非性。有性攝生死。
1699 觀察如幻等。於相不妄想。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第二
W2-d2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22/09/Langka-W2-d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