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楞嚴好開心】初七第七日 W1-d7
✓信/教法. ✓解/理法. 行/行法. 證/果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第四 1688∼1998
*** 1.富樓那問疑
*** 2.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 3.三種顛倒相續
*** 4.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 5.觀相元妄,觀性元真
*** 6.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 7.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 8.因緣、自然俱為戲論
卷第四
*** 1
1688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
1689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1690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1691 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
1692 義諦。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
1693 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
1694 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
1695 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
1696 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 第一個問題
1697 世尊。
1698 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
1699 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
1700 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1701 世尊。
1702 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
1703 。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
1704 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
1705 始。
*** 第二個問題:地水,水火,地空
1706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
1707 徧法界。湛然常住。
1708 世尊。若地性徧。云何容水。
1709 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
1710 火二性。俱徧虛空。不相陵滅。
1711 世尊。
1712 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徧
1713 法界。
1714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
1715 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
1716 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 參閱法華經一佛乘義
1717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
1718 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
1719 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
1720 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
1721 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
1722 練若。正修行處。
1723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1724 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 2
1725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
1726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
1727 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1728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
1729 說斯義。
1730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
1731 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1732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
1733 無所明。
1734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
1735 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1736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
1737 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
1738 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
1739 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1740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
1741 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
1742 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
1743 。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 3
*** 世界相續
1744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
1745 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
1746 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1747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
1748 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
1749 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1750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
1751 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
1752 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
1753 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燄
1754 。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
1755 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1756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
1757 界相續。
*** 眾生相續
1758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
1759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
1760 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
1761 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1762 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
1763 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
1764 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
1765 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曇等。胎
1766 。卵。濕。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
1767 。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1768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
1769 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 業果相續
1770 富樓那。
1771 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
1772 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1773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
1774 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
1775 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1776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
1777 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
1778 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
1779 盜貪為本。
1780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
1781 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
1782 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
1783 縛。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
1784 業果相續。
1785 富樓那。
1786 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
1787 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
1788 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
1789 而復始。
*** 4
*** 佛答完第一個問題之後,富樓那續問
1790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
1791 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
1792 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
1793 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1794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
1795 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
1796 而出。
1797 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
1798 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
1799 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1800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
1801 人。指示令悟。
1802 富樓那。
1803 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
1804 生迷不。
1805 不也。世尊。
1806 富樓那。
1807 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
1808 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
1809 迷滅。覺不生迷。
1810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
1811 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
1812 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1813 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
1814 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
1815 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1816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
1817 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1818 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
1819 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
1820 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 5
*** 佛答第二個問題
1821 富樓那。
1822 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
1823 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
1824 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
1825 富樓那。
1826 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
1827 發揮。所以者何。
1828 富樓那。
1829 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
1830 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
1831 成霾。水澄成映。於意云何。如是殊
1832 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1833 若彼所生。
1834 富樓那。
1835 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
1836 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
1837 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
1838 霧之時。不生光耀。
1839 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1840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
1841 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
1842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
1843 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1844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
1845 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
1846 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1847 云何俱現。
1848 富樓那。
1849 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
1850 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
1851 。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
1852 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
1853 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 6
1854 富樓那。
1855 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
1856 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
1857 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
1858 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1859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
1860 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
1861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1862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1863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
1864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1865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
1866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1867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
1868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1869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1870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1871 非色。非聲香味觸法。
1872 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1873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
1874 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1875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1876 非檀那。非尸羅。非毗梨耶。非羼提
1877 。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
1878 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
1879 非阿羅訶。三耶三菩。
1880 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1881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1882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1883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1884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
1885 即色。即聲香味觸法。
1886 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1887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
1888 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1889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1890 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
1891 。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蜜多。
1892 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
1893 即阿羅訶。三耶三菩。
1894 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1895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1896 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
1897 非即。
1898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
1899 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
1900 世語言。入佛知見。
1901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
1902 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1903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
1904 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1905 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
1906 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 7
*** 佛答完第二個問題之後,富樓那續問
1907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
1908 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
1909 。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
1910 世尊。
1911 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
1912 。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
1913 受此淪溺。
1914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
1915 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
1916 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
1917 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
1918 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1919 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1920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1921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
1922 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
1923 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
1924 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1925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
1926 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1927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
1928 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
1929 無因。本無所有。
1930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
1931 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
1932 。亦何遺失。
1933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1934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
1935 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
1936 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1937 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
1938 藉劬勞。肯綮修證。
*** 參閱法華經衣內明珠喻
1939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
1940 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
1941 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
1942 。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
1943 從外得。
*** 8
*** 阿難問疑因緣
1944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
1945 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婬業三緣斷
1946 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
1947 。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
1948 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
1949 因緣。心得開悟。
1950 世尊。
1951 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
1952 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
1953 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
1954 無漏。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
1955 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惟
1956 垂大悲。開發迷悶。
***
1957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
1958 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
1959 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1960 阿難。
1961 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
1962 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1963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
1964 緣故失。
1965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
1966 藉因緣。
1967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
1968 何所潛。
1969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1970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
1971 俱為戲論。
1972 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菩
1973 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
1974 俱盡。無功用道。
1975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
1976 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
1977 自然。
1978 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
1979 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
1980 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
1981 。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
1982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
1983 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
1984 淨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戲論。
1985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
1986 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
1987 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1988 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婬火
1989 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
1990 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 參閱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1991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
1992 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
1993 愛二苦。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
1994 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1995 。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
1996 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
1997 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
1998 。尚留觀聽。
《大佛頂首楞嚴經》
【回向】
一切善根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願諸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
讀誦大乘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願以此功德。回向諸眾生。
解脫三界苦。悉發菩提心。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下一則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22/07/w2-d1-372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