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 星期一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05】布施波羅蜜多品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布施波羅蜜多品第五

爾時佛薄伽梵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廣說五
種發菩提心已。時慈氏菩薩摩訶薩與無量
無數百千俱胝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文殊師
利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皆已成就六種波
羅蜜多。復有無量大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
已辦,捨離重擔梵行清淨。及無數俱胝百千
萬億那庾多天、龍、阿蘇羅、乾闥婆、迦嚕羅、緊
捺羅、摩怙洛迦、藥叉羅剎、鳩畔茶、薜荔多、毘
舍遮、人非人等。時慈氏菩薩摩訶薩在大眾
中即從座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長跪合掌
一心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已說大乘菩薩不
退轉心,菩薩摩訶薩修習幾法得名菩薩摩
訶薩?唯願世尊分別解說。」
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以清淨心歸依佛法僧寶,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即名菩薩,
生我法中名摩訶薩。與殑伽沙等諸佛菩薩
而為法子,為彼有情而為父母,以大福德光
明照曜過百千日莊嚴其身。」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此諸菩
薩摩訶薩,云何遠離?云何親近?復以何人而
為伴侶?先作何事?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
何降伏其心?云何攝持?誰之勢力速疾證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佛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若善
男子、善女人,應當導引五趣眾生,置於無上
正等菩提,遠離外道邪法及惡知識,應當親
近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具足,
行大乘者而為伴侶。應於自身,聽聞正法精
勤誦持,應常安住如是六種波羅蜜多精進
修行,降伏心意攝護六根,由此勢力疾證無
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云何名為六
種波羅蜜多?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智慧,是為六種波羅蜜多。何故先說檀波羅
蜜?」 佛告慈氏:「我今為汝廣分別說。其布施者,
於六度中最易修習,是故先說。譬如世間諸
所作事,若易作者先當作之,是故先說布施
波羅蜜多。一切有情無有不能行布施者,若
藥叉,若羅剎,師子虎狼,及諸獄卒屠兒魁膾,
此等眾生於有情中極為暴惡,尚能離慳而
行布施。云何布施?所謂養育男女慈念乳哺。
然此眾生雖不能知福利之事,以憐愛故,令
得色力壽命安樂、離飢渴苦,亦名布施。以是
義故,於六波羅蜜多先說檀波羅蜜。又如一
切貧窮有情,飢寒裸露身心不安,何能造作
種種事業?若與衣食令得安樂,然後能修種
種事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見諸有情貧
窮所逼,不能發起無上信心,修行大乘種種
事業。先施一切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瘦醫
藥,令心安樂,然後令發無上正等覺心,修行
大乘種種事業。以是義故,六度彼岸布施為
門,四攝之行而為其首。猶如大地一切萬物
依之生長,以是義故,先說布施波羅蜜多。如
上所說藥叉等類,不知福田及非福田,由愛
念故施於乳哺,當作人身,富有資財所須無
乏。以此習故,所生之處常離慳貪,給施一切,
能除有情貧窮困苦。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
薩,為欲利樂諸有情故,先行布施波羅蜜多。
有來乞者皆施與之,不得顰蹙,亦不邪視忿
恚懷恨而行布施,隨其所有而施與之,不得
遲疑而生慳悋。於所愛物衣服臥具、飲食湯
藥、國城妻子、奴婢僮僕、象馬七珍,不生慳悋
隨乞與之,乃至一念不生追悔。若生疑惑,當
知是魔。何以故?魔王波旬化為財寶令使慳
悋,以此方便惑亂我心,於大菩提而為障礙。
以是義故,不應慳悋。如是思惟,一切珍財愛
戀之心,皆應捨離。」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所愛
財寶皆應布施不生悋惜,菩薩摩訶薩為
轉輪王,所有七寶千子圍遶不知云何?譬如
微細草木處於谿澗遇天暴雨,大水汎漲漂
盡無遺。其轉輪王五欲自恣,雄猛自在千子
隨身,滌菩提心皆悉漂盡,云何修習布施行
耶?以是因緣難為捨離。」
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所生之處,常得富貴財寶豐足,法
應如是。若為轉輪聖王,應作如是二種思惟:
一者思惟過去諸佛難行之行,及佛菩薩所
有教法。此轉輪王五欲勝樂,皆從妄計分別
而生,猶如幻夢。轉輪聖王於五欲境,不起分
別不生計著,何能障礙菩提之心?二者思惟
一切有情,我已引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安樂之地,亦如過去殑伽沙等諸佛如來難捨
能捨,我亦誓當作如是捨,為欲滌除慳悋之
垢,發如是心:『願從今身乃至成佛,誓以此身
捨與法界一切眾生,所修福業若多若少,願
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是
觀之,我昔已捨一切身命如妙高山。觀我此
身猶如芥子,身命尚捨何況珍財。若諸菩薩
多積珍財不行布施,猶如白象於殑伽河淨
澡浴已,以鼻噏取糞穢塵土遍身坌之。我以
福德淨水澡浴其身端嚴清潔,不應慳悋愛
惜財寶坌污其身。』慈氏!當知菩薩應作如是
思惟:『若有人來乞我身皮,我即剝之不生瞋
恨,歡喜施與。若乞身首血肉骨髓,皆悉能施。』
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利益安樂諸有情故,
不捨生死而取涅槃。復作是念:『我今此身,前
際不來後亦無去,父母和合不淨種子而有
我身,處不淨中生熟藏間,猶如種樹枝葉茂盛
花果成實,我身亦爾,以苦為枝、憂悲為葉、欺誑
為花、癡為根本,瞋恚羅剎而居此樹,又為惡
業虎豹犲狼師子等獸圍遶此樹。我今暫時
憩此樹下,何為愛惜此毒樹耶?而此樹身無
我我所,設復有者我亦捨之,願奉眾生任彼
所須終無悋惜。何以故?我已捨故,不求果報、
不求恩德,無所著故。所以者何?以此毒身有
三惡法之所纏繞。云何為三?一者不淨,二者
極苦,三者無恩。若復有人,於此羅剎毒害惡
獸圍遶眾中救拔我身,當知此人於我大恩,
而於我身作大利益。我於此人常懷恩德,豈
更於此而惜身耶?又此大地所有園林草木
藥等,根芽枝葉花果成實,而堪服食及帶持
者,若以利斧斬此草木,枝葉花果分析與人,
而能利益無量眾生。而此大地,不念眾生食
我身分枝葉花菓而得除病。彼無情物尚不
分別,而能利益一切有情,而況我身不能於
他而興利益行於布施,反於乞者起我慢心
輕罵凌懱?』復於自身內外觀察。先觀內身,眼
是我耶?是我所耶?若非我者,云何悋惜,耳鼻
舌身亦復如是,周遍觀察無我我所。次觀外
身,色是我耶?是我所耶?聲香味觸亦復如是。
於此內外周遍觀察皆無有我,既無有我,云
何慳惜而不施耶?應當決定如是思惟:『願將
此身速奉一切。何以故?此身無常遷變不定,
剎那生滅無所有故。』」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他逼捨身命財,  制不自由無利益,
如是知已諦思惟,  開心自施為最勝。
迷人若悟夢幻法,  內外皆捨無所著,
如是布施等虛空,  無我無受為最勝,
「復次,慈氏!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求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修空法。以觀空故心
得自在,於殑伽沙佛所得受記別,心不退轉
而行布施無有劬勞,檀施為刀破慳悋賊,慳
悋賊者眾苦根本。菩薩於此不生愛著。何以
故?菩薩摩訶薩雖有煩惱,皆是方便利物而
生,然彼煩惱不為過失,以諸菩薩隨願生
故。身口意業住無功用,得清淨故。善調五根,
無放逸故。能多利樂一切眾生,能知勝義及
世俗諦。以正定水洗滌慳垢,除此垢已於施
自在,說大乘法威光照曜,如日流輝破諸
黑闇,說法聲光除心昏冥。」 慈氏菩薩摩訶薩
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先明法施?」
佛告慈氏菩薩摩訶薩:「此法施者,有三種事
勝於財施。云何為三?一財施者而有竭盡,法
施增長則無有盡,以是校量勝於財施。二受
財施者現在利益,受法施者現在未來俱有
利益,於無量世恒相隨逐無人侵奪,乃至無
上正等菩提不相捨離。三財施者能施獲益
受者無益,若法施者自他俱益,由聞法故發
心速趣無上菩提。由此三義,法施之者勝於
財施。由行法施名稱遠聞,一切人天尊重恭
敬,以此因緣先說法施。若菩薩摩訶薩修習
布施波羅蜜多,為三種事,與諸功德而為其
本:一者能利自他,若不利他自受世樂非菩
薩行;二者於大乘中無有退轉;三者隨修少
分乃為無量功德之本。何以故?由清淨心無
分別故。譬如日出照於世間,情與非情皆蒙
利益,是日不言我能照觸,亦不分別情與非
情。以是菩薩所作功德,乃至布施一花一果,
皆為利益一切眾生,以此功德成無上果,悲
化十方示導一切。
「復次,慈氏!菩薩摩訶薩以施為寶作莊嚴具,
乃至成佛相好莊嚴。云何少施功德多耶?以
方便力少分布施,迴向發願,與一切眾生同
證無上正等菩提。以是功德無量無邊,猶如
少雲漸遍世界。
「復次,慈氏!施有三種:一者小施,二者大施,三
者第一義施。言小施者,謂以種種飲食衣服
諸莊嚴具,財寶象馬庫藏倉廩,城邑聚落園
林屋宅,及轉輪王所有樂具而行布施,是名
小施。二大施者,輪王所愛后妃眷屬及與己
身,以施乞者,是名大施。三第一義施者,能以
身命而行布施,以無所得心相應故,名為第
一義施。菩薩摩訶薩以是三種而行布施,是
故名為檀波羅蜜。
「復次,慈氏!以食施者當施五事。云何為五。一
者施命,若人無食難以濟命。二者施色,因
得食故顏色和悅。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
氣力。四者施樂,以此食故身心安樂。五者
施辯,若飢餓者身心怯弱,言說謇訥不能辯
了,飲食充足身心勇銳,得大辯才智慧無礙。
菩薩摩訶薩施飯食時,應作如是迴向發願:
『我施食時施此五事。若施命者,願與一切眾
生得佛壽命長遠無盡,一劫二劫隨願而住。
二施色者,願與一切眾生得佛色身如紫金
色,照曜世間過百千日。三施力者,願與一切
眾生得佛十力,一一節中皆有八萬四千六
百六十三種那羅延力。四施樂者,願與一切
眾生得佛無比涅槃安樂。五施辯者,願與一
切眾生得佛世尊四無礙辯。若施味時,願
與一切眾生得佛無上甘露法味具足充滿,
安置無比清淨涅槃。若施漿時,願與一切眾
生除其渴愛。若施美飲砂糖石蜜甘蔗蒲萄
種種香飲,得如來口中四牙,所有飲食及諸
毒藥,至此牙時變成甘露。若施醫藥,願與一
切眾生得六度藥療生死病,悉得痊除獲涅
槃樂。若施衣服,願與一切眾生得慚愧服
以覆其身,離諸陋形端嚴殊勝,獲金色身最
勝無比。若施塗香種種末香,願與一切眾
生戒香塗身,悉除煩惱臭穢習氣。若施象馬
車乘輦輿船筏,願與一切眾生皆得如來隨
心三昧,遊止自在無所障礙。施橋梁時,願
與一切眾生得六度橋,越生死河至涅槃岸。
若施瓔珞,願與一切眾生得三十二相八十
種好瓔珞莊嚴。若於曠野沙磧之處,往來渴
乏為日所曝,施以井池飲水沐浴,願與一切
眾生離於流轉生死曠野,三毒炎火渴愛之
苦。復願我身為法泉池,一切智水充滿其中,
隨彼眾生飲水沐浴,竭生死源得真解脫。施
義堂屋令諸眾生,離風雨怨賊惡獸怖懼,身
得安樂,願與一切眾生悉得入於涅槃堂屋,
離煩惱賊地獄寒熱生死風雨,永無怖畏。若
施氈褥細軟敷具,願與眾生坐菩提座,自然
覺悟得真平等。若施種種上妙衣服,願與一
切眾生得三乘法衣,普覆一切苦惱眾生。若
施三寶師僧父母種種燈燭,願與一切眾生
得一切智眼。若施音樂,願與一切眾生得真
天耳,十方世界所有音聲皆悉聞知。若於逈
遠無佛法處,建立僧坊及招提舍,置諸資具
飲食湯藥,願與一切眾生置涅槃城安樂之
處,永離流轉生死之苦。若施湯藥,願與一
切眾生施以法藥除煩惱病。若施僕使,願
與一切眾生悉如阿難奉侍如來。若救囚繫
令得解脫,願與眾生遠離一切煩惱囚繫,
得真解脫住法王位。若施金銀及無價寶,願
與一切眾生得百福相莊嚴其身。若施寶冠
莊嚴之具,瓔珞環釧耳璫珠鬘種種校飾,願
與一切眾生獲八十種好莊嚴法身。若施阿
蘭若修道之處,願與一切眾生得四聖種依
止之所。若施伏藏,願與一切眾生得佛無上
功德法財。若施七寶及轉輪王位自在安樂,
願與一切眾生得大力用,以妙法手拔濟眾
生出十惡業,以十善水洗令清淨,以淨戒香
用塗其身,除斷一切惡名臭氣,以慚愧衣服
而為覆蓋,以佛功德而為瓔珞,以忍辱為花
鬘莊嚴其身,以靜慮為床座安處不動,以菩
提冠置於頂上,處法王位而受灌頂。』慈氏!當
知如是施者,此即名為菩薩行於小施。
「復次,言大施者,菩薩摩訶薩於所愛敬貞順
妻妾,及以端正孝友男女愛無雙者,以用布
施。若我不捨此妻子者,云何得與一切眾生
為法父母,及能憐愛一切眾生,悲愍救護如
己愛子,能令離於生老病死。以是義故,菩薩
摩訶薩一切寵愛珍惜之者悉皆布施,乃至
成佛無上菩提。慈氏!當知如是施者,名為菩
薩行於大施。
「復次,第一義施者,菩薩摩訶薩以清淨心,於
自身手足皮肉骨髓頭目耳鼻乃至身命,以
用布施,心無悋惜。以此功德,願與一切眾生
於當來世得佛金剛不壞之身。若施手足心
無悋惜,願與一切眾生於生死流轉漂溺瀑
河無救護者,授正法手拔濟令出置安樂地。
若施耳鼻舌時,願與一切眾生於當來世,悉
得諸佛清淨五根,以是妙法莊嚴眾生。若以
血肉施諸眾生,如是施時,願與一切眾生當
得此身猶如大地,與諸有情作依止處,亦如
大水能除垢穢,潤澤枯涸百卉滋長,又如大
火能除闇冥成就一切,復如大風能鼓一切,
開發生長使得敷榮。若施眼時,願與一切眾
生而得佛眼。若施頭首及施寶冠,願與一切
眾生得佛無上七覺寶冠。
「復次,慈氏!菩薩摩訶薩所有世間妙好之物,
不生貪著,常能惠施一切有情。所以者何?以
大悲心等視眾生猶如一子,願與一切眾生
永息貧窮,於所求願悉令滿足,而於生死曠
野之中備七聖財得佛智寶。
「復次,慈氏!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無諸
過患?謂自手營作而行布施,非嫉妬他、非畏
名、非求恩德而行布施,為濟貧乏惸獨困
苦而行布施,是名為施。若為名聞而作師長
行於布施,如商賈人非真施也。起大悲心,不
擇怨親財物多少而行布施,名真施也。
「復次,慈氏!有二種田!云何為二?一者悲田,謂諸
孤露貧窮困苦。二者敬田,謂佛法僧父母師
長。於悲田所,不應輕賤言無福田。於敬田所,
不應求報。以大悲心,無所分別等施一切,名
真施也。又布施者勿起希求,而於財物不能
捨離。或被官逼奪而行布施,或畏損失而行
布施。於三寶所不得輕慢,應生尊重,不自稱
說而行布施。若以重寶無所愛著,不生我慢
亦不貢高而行布施,名真布施。若於敬田不
生恭敬,將所厭物而施與之,不名為施。或為
家貧無妙好物,而有麤鄙,恥不施之,以是因
緣都不行施。善男子!夫行施者不應分別,隨
其所有來即與之,是即名為檀波羅蜜。菩薩
摩訶薩不應自恃持戒、多聞、禪定、智慧而行
布施,亦不輕慢他人貪恚、愚癡、寡聞、破戒而
行布施,非淨施也。菩薩摩訶薩所行布施,無
不活畏、無惡趣畏,隨其多少而施與之。以廣
大心,皆得無盡無量功德,是即名為檀波羅
蜜。若為布施互相嫉妬,令家眷屬鬪諍不和,不
名布施。若為布施譏毀乞人:『汝今丁壯,諸根
具足,何不自作營理生業而求乞耶?』如是施
者不名布施。或施已追悔而作是言:『我為愚
癡枉費財物。』如是施者不名為施。或希他讚
歎、或怖惡名,如是施者不名布施。或為惡願
而行布施,不名布施。或擇日而施——謂白月一日、
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三日、八日、九日、十三
日、十四日、十五日,如是日施餘日不施——不名
為施。或擇時施——晨朝布施,午時不施,日暮
餘時亦復如是——如此施者不名布施。或擇
人施——施與貧者不施富者,或貧富俱施不
施病者,或與病者不施餘類,或施此人不施
彼人——如是施者不名布施。或選知識顏貌
端正而與好物,餘施惡物,不名為施。或見乞
者俳優鼓樂善戲談笑而施與之,餘者不施,
如是施者不名布施。夫布施者不求果報——輪
王、護世、釋梵諸天、剎帝利家及婆羅門長者、
居士,如是家生——而為已身自求解脫而行布
施,亦不厭退生疲倦心,言:『我已施,不應更施。』
如是等施但名布施,不得名為檀波羅蜜。
「復次,慈氏!菩薩摩訶薩不為如上非法布施,
以正解脫迴向發願無上菩提是真布施,檀
波羅蜜究竟清淨,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轉。若能如是,離諸過失行無相施,所
得功德無量無邊,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
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心,若施一華、若施一果
乃至施水一滴,而於此經受持讀誦乃至一
偈一句,令他聽聞經一剎那,所得功德無量
無邊。若復有人從無量阿僧祇劫所行布施,
以金銀七寶及餘種種上妙珍財以用布施,
求轉輪王、釋梵護世或求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及餘作業,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受持淨戒
所有功德,比前菩薩摩訶薩無住相施所得
功德,百分千分萬分億分俱胝分乃至鄔波
尼殺曇分不及其一。而此菩薩願力所施,一
滴之水投於大海,海水有盡滴水無盡。何以
故?眾生無盡故菩薩願力亦無有盡,虛空、法
界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摩訶薩如是漸次勤行精進,得大
神通昇妙高山,或至大海獲無價寶,還贍部
洲雨種種寶給施有情,或雨飲食、衣服、臥具、
救病醫藥,除斷有情飢渴疾病貧窮困苦。以
此功德願施有情,盡未來際常無休息,廣大
如法界,究竟若虛空,若但自利而行布施。如
空片雲風吹即散,豈能利益一切眾生。
「復次,菩薩摩訶薩如是布施,同真際、等法界,
火不能燒,水不能漂,風不能吹,金剛堅寶不
能碎壞,是故菩薩布施願力,能令眾生得大
利益究竟安樂,亦令一切有情同此行願,乃
至無上正等菩提,誓不退轉常行是行,乃至
涅槃利益有情令得解脫。
「復次,慈氏!如來在世,一切有情而以種種上
妙衣服、房舍、臥具、飲食、湯藥、酥燈、油燈、瞻蔔
油燈、種種花香,以奉供養尊重恭敬歌唄讚
歎,於佛滅後取佛舍利起窣堵波,亦作如
上種種供養尊重讚歎。如是二事,功德果報
等無差別。由此義利,令諸有情發慇重心虔
誠愛樂,以敬慕故,發菩提心聽聞正法如說
修行,便能趣證阿羅漢果、辟支佛果及諸菩
薩成就十地圓滿六度,乃至佛果無上正等
菩提。即此有情復能勸喻諸有情等,同修勝
行乃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以是義故,菩薩
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施水一滴
所有利益,同真際、等法界,無有窮盡。若行施
時,不能普為一切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設以寶聚如妙高山而用布施,利益甚少。猶
如芥子易可窮盡,亦如片雲風飄即滅。
「復次,慈氏!菩薩摩訶薩修習大乘布施行時,
猶如伏藏隨自身行,如如意樹隨有情意能
滿彼願。菩薩摩訶薩應當更發二種勝心:一
者所有資財庫藏諸物知自性空:猶如陽焰:
夢想:幻化;二者於諸有情起大悲心,若見貧
窮起憐愍心。發是心已應正了知,於是財寶
不應慳悋,手自行施,願與一切有情同證無
上正等菩提。如是之財真我所有,設畜財物
終不為已,皆為饒益一切眾生,悉皆成就檀
波羅蜜。若我積聚種種財物不能自施,如是
之物非是我有,用不自在同於裸形,如守藏
人自無其分,無常賊來風刀解體,所愛財物、
妻妾持去別奉他人。彼人得已倍復慳惜,乃
至命終亦復如是,展轉慳悋終不能捨。如是
等人暫時守護,以是當知如是資財定非我
物,王、賊、水、火及與惡子悉皆有分、常懼侵奪
思寄親知、寢息不安恒憂散失。由慳不施招
此憂危。
「復次,慈氏!行此施已,水、火、怨賊不能侵奪,寢
息安隱心無憂慮。若自手施迴向發願,彼諸
有情方霑其分,乃至佛果恒相隨逐,心常安
隱離諸憂怖。若慳悋者常懷憂惱,現在世中
諸苦根本,於未來世當知亦然。
「復次,慈氏!慳悋不施所畜財物,如把草炬逆
風而行,草盡燒手當受痛苦;若速棄者則無
諸苦。如是知已,當觀此財猶如火炬亦如幻
焰,應速捨之求真實果。若慳貪有情互相讚
歎:『汝有黠慧守護珍財,莫如愚人妄行惠施。』
如是之人謗無因果,當墮地獄,餓鬼,畜生,設
得為人常多貧賤。
「復次,能行施者,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之所
稱讚,所出言詞人皆信受。慳悋之人不能惠
施,常懷憂惱,謂施無福,當墮三塗。
「復次,能施之人一切敬愛,慳貪之輩眾所憎
嫌。能布施者如僧伽藍,一切人天悉皆歸向;
慳貪之人如陷塜墓,一切賢聖皆悉遠之,亦
如涸池眾鳥不集。如是二人處大眾中,若讚
於施聞之怡暢,若訶慳悋赧而媿之。
「復次,行布施者諸天賢聖樂與同處,慳不施
者餓鬼、畜生自然會集。
「復次,行無相施,住第一義,得人法空,能利自
他究竟圓滿。
「復次,慈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自稱菩薩修
行大乘,應當決定正念思惟:『布施功德無量
無邊,慳悋過失亦復無量。』如是知已,決定斷
除無有障礙。見乞者來,顏色和悅言無譏毀,
若聞乞聲歡喜愍念。譬如孝子違離父母五十
餘年,忽聞還家不勝喜躍聞。乞者聲亦復如
是,迎至家中瞻覩如佛,發如是心:『此善知識
今受我施,除我慳貪惡趣過失,無量利益莊
嚴我身,無上菩提瑩飾我體。如是乞士著弊
垢衣,和顏軟語愍我而來,是我良友。所以者
何?除我身中慳貪過惡。此之乞者是我郎主,
我即奴僕,應受教命。』發是心已,從座而起,手
自捧持所施之物,右膝著地歡喜奉施,願與
一切眾生利益安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復
於乞者起利益心:『如是之人即是能行天如
意樹,若無是者,如何得度生死曠野,不乏資
糧,達於人天涅槃彼岸。』以是當知,人天安樂
無上解脫,皆因乞者而得成就。
「復次,慈氏!若時乞者至菩薩所起大希望,菩
薩是時家貧無物,應當軟語慰諭彼人,無令
瞋恨不生疑惑令悉有無。以是因緣歡喜而
去。
「復次,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應當慈悲寬其
心意,所有乞者任彼往來,隨其所須皆不遮
悋。
「復次,慈氏!一切財物,無常敗壞眾苦之本,如
身瘡疣鳥持敗肉,其慳悋者不自食用,功德
不修復不與人。堅守財寶亦復如是,當知此
人非行施者、不名菩薩,於大乘法不發勝心,
亦不能成不退轉位。譬如大海不宿死屍,大
乘海中不容慳者。菩薩所以修大乘行,為欲
遠離一切罪垢、具修功德,於佛法中不生疑
慮,於諸有情及諸財寶一切時中心無分別,
常行惠施利樂群生。以如是行圓滿布施波
羅蜜多,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則名為第三勝義檀波羅蜜多。」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歸依三寶品第一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1.html

陀羅尼護持國界品第二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2.html

發菩提心品第三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3.html

不退轉品第四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4.html

布施波羅蜜多品第五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5.html

淨戒波羅蜜多品第六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6.html

安忍波羅蜜多品第七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7.html

精進波羅蜜多品第八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8.html

靜慮波羅蜜多品第九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09.html

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9/03/six-paramita-1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心地觀經10-0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八10-02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觀心品第十 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 心法本無。不染塵穢。 云何心法。染貪瞋癡。 於三世法。誰說為心。 過去心。已滅。 未來心。未至。 現在心。不住。 諸法之內。性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