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楞嚴經專讀1-5十番顯見6∼10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1-5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 見的視野大小不同 ***

阿難言。
我雖識此見性無還。
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告阿難。
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
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
諸菩薩等見百千界。
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
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 十番顯見6-顯見不雜 ***

阿難。
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
中間徧覽水陸空行。
雖有昏明種種形像。
無非前塵分別留礙。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

今吾將汝。擇於見中。
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阿難。
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
至七金山。周徧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
漸漸更觀。雲騰鳥飛。
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阿難。
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
同汝見精清淨所矚。
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
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
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
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阿難。
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 十番顯見7-顯見無礙 ***

阿難白佛言。
世尊。
若此見性必我非餘。
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
居日月宮。此見周圓徧娑婆國。
退歸精舍。祇見伽藍。
清心戶堂。但瞻簷廡。

世尊。
此見如是。
其體本來周徧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
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
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佛告阿難。
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
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
吾復問汝。
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

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
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

云何為在。

阿難。
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
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
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
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迹。
是義不然。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
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 十番顯見8-顯見不分 ***

阿難白佛言。
世尊。
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
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
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
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
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

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佛告阿難。
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
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且今與汝坐祇陀林。
徧觀林渠及與殿堂。
上至日月。前對恆河。
汝今於我師子座前。
舉手指陳是種種相。
陰者是林。明者是日。
礙者是壁。通者是空。
如是乃至草樹纖毫。
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

若必其見。現在汝前。
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阿難當知。
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
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汝可微細批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
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阿難言。
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
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世尊。
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
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
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佛言。如是如是。

佛復告阿難。
如汝所言。
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有見者。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
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
必無見精。受汝所指。
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阿難言。
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
何以故。
若樹非見。云何見樹。
若樹即見。復云何樹。
如是乃至
若空非見。云何見空。
若空即見。復云何空。
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佛言。如是如是。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
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
安慰阿難及諸大眾。
諸善男子。
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
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
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 十番顯見9-顯見超情 ***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
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世尊。
此諸大眾。
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
是非是義。

世尊。
若此前緣色空等象。
若是見者。應有所指。
若非見者。應無所矚。

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
非是疇昔善根輕尠。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
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
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

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
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云何是中。有是非是。

文殊。
吾今問汝。
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如是。世尊。
我真文殊。無是文殊。
何以故。
若有是者。則二文殊。
然我今日。非無文殊。
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佛言。
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
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
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汝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
文殊。
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
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 十番顯見10-顯見離見 ***

阿難白佛言。
世尊。
誠如法王所說。
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
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
有何差別。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
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
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
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佛告阿難。
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
汝猶未悟。惑為自然。

阿難。
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
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
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阿難。
若明為自。應不見暗。
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
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
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無明。

阿難言。
必此妙見。性非自然。
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
諮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佛言。
汝言因緣。吾復問汝。
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
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

阿難。
若因明有。應不見暗。
如因暗有。應不見明。
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
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

阿難。
若緣空有。應不見塞。
若緣塞有。應不見空。
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
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
無[非][不非]。無[是][非是]。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
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
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
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阿難白佛言。
世尊。
必妙覺性。非因非緣。
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
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佛言。
阿難。
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阿難。
吾復問汝。
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

阿難言。
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
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阿難。
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
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阿難。
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
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
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
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
見明之時。見非是明。
見暗之時。見非是暗。
見空之時。見非是空。
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四義成就。

汝復應知。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
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專讀1明白常住真心之見性

1-1.阿難啟請得成菩提最初方便

1-2.七處徵心

1-3.二種根本及法身真心常住

1-4.十番顯見1~5

1-5.十番顯見6~10

1-6.眾生輪迴的二種顛倒妄見

1-7.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心地觀經10-0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八10-02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觀心品第十 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 心法本無。不染塵穢。 云何心法。染貪瞋癡。 於三世法。誰說為心。 過去心。已滅。 未來心。未至。 現在心。不住。 諸法之內。性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