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楞嚴經專讀3-3一門深入,六根清淨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3-3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 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

阿難白佛言。
世尊。
云何逆流。深入一門。
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佛告阿難。
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
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
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阿難。
若言一者。
耳何不見。
目何不聞。
頭奚不履。
足奚無語。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
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
汝之六根。誰來領受。

阿難言。我用耳聞。

佛言。
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是故應知。
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阿難。
當知是根。非一.非六。
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
由器形異。名之異空。
除器觀空。說空為一。
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
何況更名[是一][非一]。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 一門深入,六根清淨 ***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
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
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
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
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
於妙圓中。黏湛發齅。齅精映香。納香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
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
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
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
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
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
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
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阿難。
如是六根。
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
是以汝今
離暗.離明。無有見體。
離動.離靜。元無聽質。
無通.無塞。齅性不生。
非變.非恬。嘗無所出。
不離.不合。覺觸本無。
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
如是十二諸有為相。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
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
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
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阿難。
汝豈不知。今此會中

阿那律陀無目而見。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

殑伽神女非鼻聞香。

驕梵鉢提異舌知味。

舜若多神無身覺觸。
如來光中。映令暫現。
既為風質。其體元無。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
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難。
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
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
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阿難。
如彼世人。聚見於眼。
若令急合。暗相現前。
六根黯然。頭足相類。
彼人以手。循體外繞。
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
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
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專讀3耳根一門深入真圓通

3-1.初發菩提心第一義及五濁

3-2.初發菩提心第二義及六根功德

3-3.一門深入,六根清淨

3-4.擊鐘驗常

3-5.六解一亡

3-6.次第解結

3-7.二十五圓通(六塵)

3-8.二十五圓通(六根,不含耳根)

3-9.二十五圓通(六識)

3-10.二十五圓通(七大∼火地水風)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8/12/3-10.html

3-11.二十五圓通(七大∼空識見)

3-12.二十五圓通(耳根圓通∼上)

3-13.二十五圓通(耳根圓通∼下)

3-14.文殊揀擇初心修行易成就之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心地觀經10-0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八10-02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觀心品第十 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 心法本無。不染塵穢。 云何心法。染貪瞋癡。 於三世法。誰說為心。 過去心。已滅。 未來心。未至。 現在心。不住。 諸法之內。性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