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楞嚴經專讀3-1初發菩提心第一義及五濁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3-1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 初發菩提心有二決定義 ***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
疑惑銷除。心悟實相。
身意輕安。得未曾有。
重復悲淚。頂禮佛足。
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
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
引諸沈冥。出於苦海。

世尊。
我今雖承如是法音。
知如來藏妙覺明心。徧十方界。
含育如來。十方國土。
清淨寶嚴。妙覺王剎。

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
忽蒙天王賜以華屋。
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唯願如來。不捨大悲。
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
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
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
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爾時世尊。
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
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
開無上乘妙修行路。

宣示阿難及諸大眾。
汝等決定發菩提心。
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
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 初發菩提心第一義 ***

阿難。
第一義者。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
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
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
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以是義故。
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阿難。
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
然終不聞爛壞虛空。
何以故。
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則汝身中。
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
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
為視。為聽。為覺。為察。
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 五濁 ***

云何為濁。

阿難。
譬如清水。清潔本然。
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
二體法爾。性不相循。
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
土失留礙。水亡清潔。
容貌汩然。名之為濁。
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阿難。
汝見虛空徧十方界。
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
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汝身現摶四大為體。
見.聞.覺.知壅令留礙。
水.火.風.土旋令覺知。
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
性發知見。容現六塵。
離塵無相。離覺無性。
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
知見每欲留於世間。
業運每常遷於國土。
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
眾塵隔越。無狀異生。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
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阿難。
汝今欲令見.聞.覺.知。
遠契如來常.樂.我.淨。
應當先擇死生根本。
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
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
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
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明相精純。
一切變現。不為
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專讀3耳根一門深入真圓通

3-1.初發菩提心第一義及五濁

3-2.初發菩提心第二義及六根功德

3-3.一門深入,六根清淨

3-4.擊鐘驗常

3-5.六解一亡

3-6.次第解結

3-7.二十五圓通(六塵)

3-8.二十五圓通(六根,不含耳根)

3-9.二十五圓通(六識)

3-10.二十五圓通(七大∼火地水風)
 https://lengyanfoods.blogspot.com/2018/12/3-10.html

3-11.二十五圓通(七大∼空識見)

3-12.二十五圓通(耳根圓通∼上)

3-13.二十五圓通(耳根圓通∼下)

3-14.文殊揀擇初心修行易成就之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心地觀經10-0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八10-02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觀心品第十 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 心法本無。不染塵穢。 云何心法。染貪瞋癡。 於三世法。誰說為心。 過去心。已滅。 未來心。未至。 現在心。不住。 諸法之內。性不可得...